靈機一動 -- 中華民俗文化教育學會 創會理事長
蔡 滕
俗話說:「靈機一動,靈光乍現」,這話述說著神來一筆之靈動暗示。
「做夢」這回事,是每個人打從娘胎開始,即自然的產生。有的夢境會在日後生活中,慢慢浮現。例如:在某日、某地,遇上了某人,進行某些事情,看起來又似曾相識,然而就是不知道,在何時、何地遇見過上述事項,只是覺得有看過、有遇過的感覺。
漸漸上了年紀就出現「老是說過去,說了就忘記」現象,代表記性變得模糊了。隨著人的年齡增長,做夢的情境內容很容易被忘記,起床後就忘光了。但是小朋友則不同,小孩記憶比成年人來得好,小時候的夢境,如果是讓人產生恐懼、無力、無助、無法克服之事境,往往此夢終老一生都還記得。
小嬰兒睡覺時,常可見到其表情,明顯的喜、怒、哀、樂皆有,表示正沈浸在夢境中,身體如同電腦硬體設備,記憶則如電腦運作的系統軟體,發生過的事情都會深植在腦海中。
人一生的榮華富貴其實都曾經在你的夢境裡放映過,深植在潛意識裡了。在小嬰孩時期,老天爺即利用你睡眠時,漸次的輸入你的大腦軟體當中,如同欣賞電影般,一段又一段。俗云:「尚未定生,卻已定死」,上天已讓你先觀看了一生的行為與功過,而我們能記住的也只有重點放映的片段,除非你的記性超級優良。假使你記憶夠好,那人生功必大於過,因為你一定記住了好的行為方向,好的行為最後必得美好的果實,睡夢中必定甜笑著;反之,如果所犯過錯太多時,結果運勢必定悲淒下場,睡夢中也必定哭喪著臉或大哭一場。
另外一點,當家中小孩睡夢中大哭而驚醒時,家長除了安慰安撫保護外,記得順道告訴小孩說:「作錯了一定要改進,下次不要再犯了。」那麼,以後做惡夢的機緣,就能大大的降低,好的因緣開始增加,負面果報隨即降低,修行即刻從一而起,直到最後,相信這麼做你的人生天天是好夢,人生果報必定甜美。
俗話說:「聖人多過,賢人少過,凡人無過」智慧高的人經常沈思行為防範過錯,聰明的人謹慎行事保持少犯錯,平庸凡夫則認為天天無過何來有錯。但最後老天爺論功行賞,述過為罰。
切記夢境所給予警示與啟發,大天為上與小天為人相互牽動,無論夢境警示健康或財富或周遭人際關係……等,均需謹慎的找出答案,勇於面對,雖然氣運有起落,趨吉避凶仍為不二法門。